柴孚发布 | ClusterPack² X™:引领储能制造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作者:KairosChen
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相继出台《“十四五” 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等政策,推动储能行业迈向规模化。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负载电池 PACK 的需求猛增,尤其是在光伏配储、电网侧调频、大型数据中心及工商业储能等场景。
然而,目前国内储能电池组集成产线仍主要依赖人工+叉车模式,生产效率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现阶段,国内可实现500kg 以内 PACK 的自动化装柜,但500kg 以上的电池入簇仍严重依赖进口设备,如某些欧美及日韩品牌的自动搬运与集成系统,其技术封锁和高昂成本成为制约因素。
因此,突破700kg以上电池组智能化集成产线技术已迫在眉睫。这一技术不仅能填补国内空白,减少对进口设备的依赖,还能助力产业升级,提高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能力及安全性,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为我国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提供关键支撑。
革新储能制造:ClusterPack² X™ 颠覆传统模式
ClusterPack² X™ 是一款高度自动化的智能生产系统,由柴孚
装备部门精心打造,集成柴孚 ALPHTIC 系列重载工业机器人,并融合智能视觉、力控传感与自动化物流技术,可 实现电池 PACK 的精准搬运、自动对接及高精度装柜。这一突破性的系统不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更是储能行业向无人化、智能化迈进的重要一步。
四大核心优势,赋能企业高效生产
自动化程度升级——智能引导,极大减少人工干预
智能视觉传感系统 精准识别电池 PACK,实现自动对接,提高装配精度;
自动搬运系统 完成电池 PACK、集装箱、线束等物料的智能输送;
自动化物流系统 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减少人工介入的作业误差。
直接减少 80% 以上的人工投入,仅需 1-2 名技术人员监控,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难度。
生产效率飞跃——节拍更快,交付能力大幅提升
70 分钟完成 1 个 20 尺储能柜(含 20 个 700kg 电池 PACK),相比传统人工装配,整体生产效率提升 50% 以上。
支持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单柜装配时间缩短 40% 以上,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上千小时的生产时间,提高盈利能力。
装配精度与可靠性——毫米级精度,稳定性大幅提升
入柜精度达 ±0.3mm,确保每个电池 PACK 精准、安全地装入集装箱;
视觉检测+力控传感,实时监测并优化装柜过程,自动识别异常并纠正,有效防止误差累积。
通过高精度装配,ClusterPack² X™ 让返工率降低 90% 以上,保证储能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柔性化生产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灵活应对多种需求
兼容多规格、多重量级电池 PACK 的自动化装配;
支持不同生产工艺,适配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助力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让储能制造更灵活、更智能,赋能企业抢占新能源市场先机!
技术突破:精准装配,柔性生产
作为柴孚装备部门的首席项目执行官,Alvin 这样评价 ClusterPack² X™:
“ClusterPack² X™ 是储能电池 PACK 自动化装配的一次重大突破。”
“高负载电池 PACK 的自动入柜曾是行业难题,尤其是 700kg 以上的电池装柜一直严重依赖进口设备。ClusterPack²
X™ 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这款工作站结合智能视觉、力控传感与 ALPHTIC 系列工业机器人,成功将入柜精度提升至 ±0.3mm,同时将装配误差控制在最低水平。”
“柔性化生产能力也是 ClusterPack²
X™ 的一大亮点,它能适配多规格、多重量级 PACK,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同时,仍能保持极高的生产灵活性。”通过智能视觉+力控传感+高度自动化搬运,ClusterPack²
X™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装配精度,减少人为误差,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商业价值解析: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作为柴孚机器人的首席执行官,Michael 这样评价 ClusterPack²
X™:“ClusterPack²
X™ 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彻底革新了制造模式。”“通过高度智能化的装配系统,我们让生产效率提升 50% 以上,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上千小时的生产时间,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减少 80% 以上的人工投入,仅需 1-2 名技术人员监控,彻底摆脱人工装配带来的低效、误差与安全隐患。”
通过全自动化装配+智能生产调度,ClusterPack²
X™ 让企业在保证高产能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已来,储能制造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柴孚装备始终致力于推动储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升级,ClusterPack²
X™ 的发布不仅标志着智能化储能制造的新里程碑。未来,柴孚机器人将持续深耕储能制造自动化技术,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储能产业向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共同迎接储能制造的智能化新时代。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机经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信息。合法使用本网信息的,应注明“来源:机经网”等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发挥网络优势,传播更多信息,服务机械行业发展,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为“机经网”,本网可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作者在稿件发布之日起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联系电话: 010-65242677 电子邮件: edit@mei.net.cn
-
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的通知 机械工业 机培函〔2025〕8号有关机械行业企业、院校: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25〕1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将于2025年9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组建机械行业代表队参加部分世赛选拔项目。为做好机械行业代表队的选拔工作,经研究,决定结合机械行业人才需求,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以下简称机械行业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项目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工业4.0、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制冷与空调、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等13个世赛选拔项目。二、比赛时间和地点(一)比赛时间:2025年5月至6月,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二)比赛地点:各项目承办单位所在地(详见附件1)。三、参赛对象及要求(一)参赛选手身份不限,机械行业企业职工和各类院校(本科、高职、中职、技工院校等)师生,均可报名。要求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相应的技能水平;参赛队可跨单位组队。(二)比赛项目中机电一体化、自主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4.0为双人赛项,其他项目为单人赛项。(三)比赛项目中数控车、数控铣、工业机械、CAD机械设计、自主移动机器人、电子技术、制冷与空调,要求选手为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机电一体化、光电技术、工业4.0、机器人系统集成、增材制造、口腔修复工艺技术,要求选手为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四)已从各省(市、自治区)选拔赛出线,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人员,不得以选手身份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集中考核排名前3名(团队项目前2名)的适龄选手不得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五)参加机械行业选拔赛后获得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总决赛参赛资格的选手,不得参与本省(市、自治区)选拔赛,且无特殊原因不得放弃机械行业代表队参赛资格,否则取消选手、教练和单位的一切奖励,并取消参加下一届机械行业选拔赛的参赛资格。四、奖项设置(一)各比赛项目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前5名为一等奖,6—10名为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各比赛项目获奖选手比例控制在参赛选手的60%以内,由主办单位颁发获奖证书。(二)根据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世赛选拔项目规定名额,择优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三)获得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教练(限1名),由主办方颁发“优秀教练”荣誉证书。(四)对在大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合作企业和个人,授予“突出贡献单位”“优秀合作企业”和“优秀工作者”称号。五、报名工作(一)报名时间2025年5月6日至15日17:00。(二)报名方式1.以企业、院校为单位,自愿参赛,每个独立法人单位每个项目限报1支参赛队。2.各单位严格审核选手资格,统一组织并登录“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注册(https://www.jxcjrc.com,每个法人单位只能注册一个账号)。3.注册后通过系统(https://www.jxcjrc.com/org-manage)提交报名信息,报名单位须由专人负责网上报名录入工作,报名操作步骤详见附件2。4.网上报名完毕后,请于5月15日前,从系统下载选手报名表及报名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后扫描,将报名资料打包发送至对应项目承办单位报名指定邮箱。报名负责单位复核汇总后,提交主办单位备案。六、技术说明与培训(一)竞赛规程、样题将于赛前15天左右公布。(二)鉴于各参赛队对竞赛规程、竞赛要求及竞赛平台的熟悉程度存在差异,为提高竞赛质量,满足参赛队要求,根据报名情况,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将于赛前组织各项目技术说明会和技术培训,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七、联系方式(一)主办单位单位名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联系人:陈建学、曹怀明、刘加勇联系电话:010-63519817、13811383411(陈)、13520922063(曹)、13240497018(刘)(二)竞赛承办单位各项目承办单位信息详见附件1。(三)报名系统技术支持单位单位名称:机械工业信息中心联系人:白金鹏联系电话:010-68510153、18310661836(四)竞赛信息发布大赛动态及相关信息请及时关注机械工业教育网(网址:www.cmedc.com)和微信公众号(机械教育)。附件:1.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机械行业选拔赛承办单位信息表2.机械工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平台竞赛报名操作指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25年4月28日
-
徐念沙会长会见法国前总理及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 汽车工业 2025年4月2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在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分别与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及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举行会谈,聚焦深化中法汽车产业合作、应对全球产业变革等议题展开交流。在车展现场,徐念沙与拉法兰亲切会谈,回顾中法建交60余年的深厚友谊,并就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双边产业合作交换意见。拉法兰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指出中法汽车工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认为中国新能源车发展为欧洲市场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强调中欧应加强技术互鉴与市场互通,以开放姿态推动产业升级。右三: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右一: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在与夏特尔的会谈中,双方围绕产业链协同展开讨论。夏特尔盛赞上海车展展现的全球电动化、智能化成果,特别肯定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他表示欧洲市场对中国投资持开放态度,欢迎通过合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深化中欧合作,反对单边关税措施,主张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徐念沙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政策引导、本土创新与国际技术输入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始终秉持"四个服务"宗旨,搭建中法企业常态化和多元化沟通平台,推动中法汽车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愿为法国车企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市场分析等全方位支持。针对法方关切,徐会长表示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桥梁作用,向政府反映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诉求。左五: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Raffarin)左七: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主席路加‧夏特尔(LucChatel)会谈后,徐念沙会长与法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代表开展座谈,双方一致同意深化全产业链合作,在关键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并呼吁减少贸易壁垒,助力各自车企融入对方市场,推动两国汽车产业互利共赢。(国际合作部)
-
叶定达副会长出席2025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年会 机械工业 4月28日,2025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应邀在大会上围绕机械工业运行情况与走势展望作专题报告。叶定达副会长指出,今年一季度,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效应协同发力,宏观政策“组合拳”效用显现,机械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积极、市场预期改善、信心增强,多数行业生产端较快增长,部分行业投资改善向好,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展现出稳中向好的积极态势。叶定达副会长在报告中强调了中小企业以及装备制造业领域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现状,分析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思路。同时,他介绍了机械工业“十五五”发展纲要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并指出,“十五五期间”机械工业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秉承“四个服务”办会理念,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会员工作部)